ETH估值重塑 机构资金驱动新一轮狂热

robot
摘要生成中

传统金融增长乏力,加密货币重返聚光灯

近年来,传统金融领域增长动力不足。人工智能板块估值已经过高,软件公司也失去了往日的想象空间。对于那些寻求颠覆性创新的增长型投资者而言,现实情况并不乐观:AI资产普遍高估,其他"增长故事"也难以为继。昔日耀眼的科技巨头股票,如今逐渐转型为追求稳定回报的"复利股"。目前软件公司的市销率中位数已跌至2倍以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密货币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美国总统公开表态支持加密资产,一系列有利的监管政策为这一资产类别提供了自2021年以来首次重返主流视野的机会。

与上一轮周期不同,本轮热点集中在数字黄金、稳定币、"代币化"和支付系统革新等方面。多家知名企业宣布将重点发展加密业务,某交易平台成功进入标普500指数,另一家公司向资本市场展示了令人兴奋的增长前景,使投资者再次将注意力从估值倍数转向潜力故事。

​​华尔街入场,以太坊迎来价值重估机会​​

这些发展与ETH有何关联?

对于加密领域的资深人士来说,智能合约平台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多个高性能公链和扩容解决方案正在对以太坊的主导地位构成实质性威胁。

我们清楚地知道以太坊尚未完全解决价值捕获问题,同时也面临着结构性挑战。

然而,华尔街对这些情况并不了解。事实上,大多数华尔街从业者对其他新兴公链几乎一无所知。在知名度方面,一些老牌加密货币在他们心中可能比新兴公链更有存在感。毕竟,这些人在过去几年几乎完全远离了加密市场。

他们所了解的是,ETH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lindy"资产;它已经经历了多次市场波动的考验;长期以来,它是除比特币之外的主要"Beta"标的。他们看到ETH是目前仅有的两种拥有现货ETF的加密资产之一。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估值相对较低、即将迎来催化剂的"价值洼地"。

在他们眼中,多家知名交易平台都选择在以太坊上开发产品。稍加调研就能发现,以太坊拥有规模最大的链上稳定币生态系统。他们开始进行"登月计算",发现比特币已创新高,而以太坊距离2021年高点仍有30%以上的上涨空间。

对他们而言,这种"相对低估"不是风险,而是机遇。他们更愿意购买一个仍处于低位且有明确目标价的资产,而非追高一个已经大幅上涨的币种。

​​华尔街入场,以太坊迎来价值重估机会​​

这些投资者可能已经开始入场。如今,机构投资的合规限制已不再是主要障碍。只要有足够的动机,任何基金都可以争取配置加密资产。尽管加密社区过去一年不断声称"再也不碰ETH",但从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ETH已连续一个多月跑赢其他主流资产。

截至目前,某新兴公链与ETH的比值年内下跌近9%;以太坊市值占比在5月触底后,开始了自2023年中以来最长的一轮上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整个加密社区都认为ETH是"被诅咒的币",它为何还能表现出色?

答案是:它正在吸引新的买家。

自3月以来,以太坊现货ETF的净流入数据呈现"只涨不跌"态势。

模仿某知名公司策略的以太坊"加仓者"股价正在飙升,为市场注入结构性杠杆。

同时,也可能有部分加密资深用户意识到自己配置不足,开始从过去两年已经大涨的BTC和其他公链中转出资金。

​​华尔街入场,以太坊迎来价值重估机会​​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说以太坊生态已经解决了它的问题。而是,ETH这个资产,正在开始与以太坊网络逐渐"脱钩"。

外部买家正在重塑市场对ETH的叙事,从"下跌已定"到"估值重估"的范式转变。空头迟早会被挤爆,届时原生资金也可能加入追涨行列,最终我们或将迎来一轮以ETH为核心的市场狂热,并在某个时刻迎来高潮式的顶部。

若这种情况发生,ETH的历史新高也许并不遥远。

​​华尔街入场,以太坊迎来价值重估机会​​

ETH-0.1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薅毛自由职业者vip
· 11小时前
还行 这波是真起飞了
回复0
Just Another Walletvip
· 08-05 00:46
牛市就是好啊...
回复0
SybilSlayervip
· 08-05 00:38
垄断老牌金融被数字突破了
回复0
matic填坑工vip
· 08-05 00:38
早就等着补仓呢
回复0
解码先生vip
· 08-05 00:35
币圈已到牛市节奏
回复0
ForkTroopervip
· 08-05 00:29
又到牛市大戏!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