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犯罪案件管辖新规:远洋执法遇监管新挑战

币圈犯罪问题:远洋执法与管辖困境

近年来,虚拟货币领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远洋捕捞"的执法现象,这种做法引发了不少争议。所谓"远洋捕捞",指的是一些地方司法机关跨省进行创收式执法,其目的并非单纯为了打击犯罪、维护法律,而更多地带有创收动机。

币圈"远洋捕捞",要结束了吗?

在虚拟货币领域,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且主要体现在刑事案件中。从刑事辩护的角度来看,在涉及虚拟货币的案件中,无论是立案、管辖、涉案财物处理等程序性问题,还是犯罪构成、罪名认定等实体性问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内对虚拟货币采取强监管政策,使得一些基层司法机关倾向于将虚拟货币与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二是虚拟货币行业中确实存在一些高净值人群,这两个因素的结合导致司法机关对虚拟货币领域的打击力度不亚于传统经济犯罪。

然而,今年3月以来,这种情况似乎有所改变。有消息称,公安部发布了关于跨省涉企犯罪案件管辖的新规定,对公安机关跨省办理涉企犯罪案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一政策变化使得"远洋捕捞"现象有所降温,虚拟货币行业也感受到了这股变化的"春风"。

在虚拟货币领域,常见的刑事案件涉及多种罪名,如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开设赌场罪,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此外,还包括传统的诈骗罪、盗窃罪和计算机类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虚拟货币相关的犯罪通常被归类为网络犯罪,而网络犯罪的管辖范围非常广泛。根据现行规定,网络犯罪包括传统的计算机类犯罪、与网络相关的特殊犯罪,以及通过网络实施的其他犯罪。这种广泛的管辖范围使得虚拟货币相关案件很容易被不同地区的执法机关立案调查。

尽管公安部新规对跨省涉企犯罪案件的管辖做出了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货币领域的"远洋捕捞"现象会立即终止。原因在于,许多虚拟货币相关案件并不涉及正规企业,而是小规模的个人或非正式组织的活动,这些案件可能不受新规的约束。

币圈"远洋捕捞",要结束了吗?

因此,虚拟货币领域的"远洋捕捞"现象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这一现象反映了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与中心化监管之间的固有矛盾。未来,监管机构和虚拟货币行业参与者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证有效监管,又要为行业发展留出空间。只有双方都能找到彼此的"安全距离",才能实现共存和发展。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DEX罗宾汉vip
· 15小时前
打着法律的名做创收的买卖?牛哇
回复0
Anon32942vip
· 15小时前
炒币的风险还得自己担
回复0
Pump分析师vip
· 15小时前
韭菜们听好了 肉吃不到还得背锅
回复0
孤独锚定师vip
· 15小时前
合法割韭菜和非法割韭菜的区别在哪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