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動蕩下比特幣暴跌20% 重新思考數字黃金的避險屬性

robot
摘要生成中

2020年3月9日無疑將成爲金融史上的重要日子。

1987年美股"黑色星期一"後,美國開始實施股市熔斷機制。此後數十年間,該機制僅在1997年10月27日首次觸發,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7.18%,創下自1915年以來的單日最大跌幅。

然而,在新冠疫情蔓延、美國大選預選及原油價格暴跌等多重因素的衝擊下,2020年3月9日美股再次崩盤,觸發了歷史上第二次熔斷,並引發全球股市動蕩。

同期,加密貨幣市場也遭遇重創。被譽爲"數字黃金"的比特幣從9170美元跌至7680美元,連續跌破8000和7800美元兩個關鍵支撐位,兩天內跌幅接近20%。多家主要交易平台的合約交易爆倉金額高達近7億美元。

多數投資機構認爲,美股暴跌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包括新冠疫情、中東石油價格戰以及美國大選預選等。事實上,在此次暴跌前,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已經不足,市場表現不及預期。市場資金並不如想象中充裕,且存在大量槓杆,容易引發流動性問題。

全球金融市場的同步大跌加劇了避險需求,恐慌情緒促使投資者紛紛拋售股票、逃離大宗商品期貨市場,資金開始流向黃金、現金和國債等傳統避險資產。

在區塊鏈行業,比特幣因其稀缺性被視爲具有重要價值儲存功能,一度被認爲是潛在的避險資產。例如,在委內瑞拉經濟危機期間,比特幣曾成爲當地公民的避險選擇之一。然而,在近期全球金融資產暴跌中,比特幣並未展現出與黃金相似的漲趨勢,反而出現了明顯下跌。

那麼,被稱爲"數字黃金"的比特幣是否真能在需要時充當避險資產的角色?

部分高級分析師認爲,將比特幣視爲避險資產的觀點可能過於樂觀。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比特幣市場規模相對較小,難以承受來自傳統金融市場的大量避險資金湧入;其次,比特幣價格波動劇烈,2019年上半年漲幅超過200%,下半年卻下跌近50%。這種不穩定性使得專業投資團隊難以將其視爲可靠的避險工具。

從避險角度來看,比特幣目前確實難以與黃金相提並論。由於市場深度不足以應對傳統金融業的龐大資金,加上主流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認知和共識仍有待提高,目前比特幣更像是一種高波動性、與流動性高度相關的風險資產,而非避險資產。

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比特幣未來永遠無法成爲避險資產。相較於傳統金融市場,比特幣仍屬小衆資產。雖然現在稱其爲避險資產爲時尚早,但在通往"數字黃金"之路上,比特幣無疑是走得最遠、最有希望的一個。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加密貨幣市場的高波動性,謹慎決策,合理控制風險。

BTC-0.5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c799715cvip
· 5小時前
别慌 跌了都这么多年 我还在躺平
回復0
区块链的薯条vip
· 6小時前
币圈老韭菜了 见过大风大浪
回復0
Rugman_Walkingvip
· 6小時前
熊市真惨 套死一大片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